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首       页    资讯中心    专家观点    政策法规    科技创新    食品安全    药食同源大数据    地方动态    品牌企业    养老养生    会员单位
 协会公告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专家观点 更多>> 
 资讯中心
春节到了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放心吃吗?

  

  工作人员对大型商超开展全面检查,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全面的核酸检测。通讯员供图

  我市“入仓+赋码+查证”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阶段,进口冷链食品成为关注重点。作为港口城市,宁波是进口冷链食品重要输入地。为有效防控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自2020年11月以来,我市紧扣“早、严、实”,通过在全省率先建立集中监管仓、首创进口冷链防疫综合保险、强化“浙冷链”追溯、开展进口冷链食品“三证一码”专项执法检查等多项措施,落实从源头、过程到终端全过程高标准监管,已基本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覆盖管控、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溯源。2021年1月1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报道宁波进口冷链食品管理相关做法。可以说,宁波市的进口冷链食品是有安全保障的。

  

  工作人员在集中监管仓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全面消杀和监控。通讯员供图

  集中监管仓查验效率提高一倍

  要最大限度阻断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源头治理尤为关键。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于2020年11月中旬专题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仓查验管理机制,要求从宁波口岸入关进入市内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或从其他口岸入关、整柜进入我市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统一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外包装消毒。

  2020年11月26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运行江北中远、北仑万纬2个公共集中监管仓,卫健、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专业队伍驻点监管,企业及时制定《进口冷链食品中转查验仓库工作流程》《进口冷链食品中转查验管理制度》等操作规范,加强货品核酸检测、外包装消杀以及从业人员防疫措施管理等工作。我市也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建设企业集中监管仓或第三方集中监管仓,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进口冷链食品风险防控需要。截至1月31日,我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集中监管仓5个,累计完成核酸检测和消杀约2159个集装箱,总量约占全省的50%,正在筹建2个第三方集中监管仓和1个企业集中监管仓,以上全部投入使用后全市最大消杀能力可达1500吨/日。就在1月26日,我市集中监管仓首次主动发现并成功阻断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进口冻杜氏叫姑鱼流入市场。

  为应对大量进口冷链食品的涌入,我市在全面掌握宁波口岸进口冷链食品流向和提高监管仓周转效率上做足文章。2020年11月下旬,在监管仓启用时同步开发“进口冷链食品电子登记系统”,对从宁波口岸入关的进口冷链食品实行网上流向申报、网上预约登记、网上留存消毒证明。引进隧道式六面喷雾自动消杀设备,对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快速无死角喷雾消毒,在确保操作全程安全的基础上,将一个25吨整柜集装箱全方位消杀耗时,从原来人工操作的4小时以上,缩短到现在的2小时以内。经专家评审,推荐优质第三方核酸检测、消毒技术机构并进行公示,确保相关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为化解承担集中监管仓管理的企业自身面临的风险,2020年11月26日,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集中监管仓量身投保的“进口冷链防疫综合保险”首批保单同时发出,该保险将为服务企业提供为期1年、共计4800万元的风险保障,涵盖复工防疫营业中断保险、法定传染病危重症保险并附加法定传染病身故保险条款、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附加传染性疾病保险条款等内容。据悉,该保险在全国还是首创。2020年12月19日,被保险人的一批进口冻品墨鱼初筛疑似阳性,事故造成企业损失,保险公司按协议支付理赔款项17.8万元。目前,我市正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探索拓展保障主体和范围,全力为进口冷链物防工作筑起坚实屏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上一篇:这几个药食同源的“平民中药”,养生效果好    下一篇:食品类纠纷占网购近半数 电商平台须建立监
 三国知网  软文发布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官网  食品门户网  天赐生态科技  扬州天牧畜禽  优质生活  福建特产网
京ICP备14251524号  中国食品报社食药同源研究院 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  联合主办
地址:北京市  邮编:100071  联系方式:010-52871588  邮箱:zhouyicehua2007@163.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04363号  法律顾问:北京首联律师事务所 杨鸿飞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