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对健康养生愈加重视。当食材遇到中医药,药食一起走向餐桌,药食同源的食疗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中药中有很多‘无毒’中药,我们称之为‘药食同源中药’,它们既有药性,能抗御疾病,又是食物,可长期服用。比如红枣,它和砒霜都是中药,但是它和砒霜在应用上却不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中医院副院长杨尚真表示,当务之急是抓紧药食同源中药论证,发展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了解到,2013年至今,中国保健品市场包括“药食同源”产品的产量总值超过3000亿元,增长速度大约每年14%。照此速度,“药食同源”的场面不久将集中出现。
在疫情中表现突出
疫情发生得突然,然而药食同餐的表现却令杨尚真吃惊。
1月27日,杨尚真被任命为湖南省怀化市疫情防控中医药专家组组长。在疫情尖峰时刻,除了拟定中药抗疫预防方,他同时 还拟定了两款茶饮方“龙门牛蒡茶”和“百苓饮”,供怀化市抗疫指挥部推广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吸入过量消杀液导致肺部灼伤的患者起先出现胸痛、胸闷、咳嗽咯脓血痰、双耳流液、鼻塞、鼻腔出血流脓液等症状,在服用“百苓饮”一个月后,各种症状缓解,胸部、肺部CT报告均无异常,外耳道无积液、无脓液。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显得突出。”杨尚真认为,在没有疫苗、特效药的前提下,中医药能够调理气血、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人体体质,对于疾病的抗击是有效的。但是,因为医疗机构在一些预防方、茶饮、康复方中使用了中医药,使用范围仅仅是医疗机构,限定了它的使用范围。而且因为性质被认定为中医药,所以不能长期服用,也限制了使用时间。其实这些茶饮配方的中药大多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可以长期服用。
他表示,由于缺乏系统的认证,许多地方发放的预防茶饮存在特办特批的情况,影响了使用范围。假如之前就用药食同餐的理论论证,应该会增加疫情防控范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推进治未病的进展。
应单独认证,扩大使用范围
据了解,药食同源的思想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就有神农尝百草而知性味的传说。“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是《黄帝内经·太素》对它的表述,一些食物和药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神农本草经》也有这样的记录:上品药、中品药、下品药共360种,其中120种“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上品药是可以食用的。
2002年,卫生部确定了86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2014年又新增了15种,一共101个药食同源中药品种。今年1月6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将当归、山柰等6种物质归入《食药物质目录》。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宪表示,疫情使人们从观念上更注意增强免疫力,而不是生病再去打针吃药。中医的药食同源、治未病等理念,市场体量比中药还广阔。这次疫情给药食同源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进一步提升百姓对中医药的信任,加大药食同源产品全产业链的发展。
“传统将中药分为上中下、无毒常毒大毒三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把中药全部当成药物管理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将其中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药食同源’中药单独加以认证的话,会更加扩大中医药的使用范围。”杨尚真表示。
专家认为,中国当前正面临慢性病、老年病多发等问题。药食同餐的理念如能形成共识,将会提升老百姓的健康水平。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学特有的健康理论,经过千年实践依然作用显著,融入“治未病”思想优势突出,人们对于药食同餐的市场前景一致好评。
要完善理论研究,用数据说话
也有人会问:哪些药物可以作为食物长期服用?自己当下的身体状况,需要用哪种性质的食材调节身体的平衡?……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金昶看来,药材的偏性是中医治病的关键,中医药以其药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药食同餐的食材对身体的偏性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方面,加大对药食同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学研究,通过数据说话。另一方面,应完善详细的使用手册,比如食材的具体功效、适用人群、用量多少等都要标注清楚,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黄金昶说。
据了解,目前药食同餐需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对于药食同源,可以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比如养生膏滋方、养生茶饮方等,不论是一人一方,还是通用方,都可运用中医理论去辩证、组方。
其次,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了十几年,然而服务范围、作用效果仍有限。进一步完善药食同源中医药目录,可使治未病中心脱离中医院独立运行,突破治未病发展瓶颈,又可避免在医院治疗、医保不能报销的尴尬。
第三,帮助度过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用中药防疫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是药食同源的药材是可以长期服用的。
杨尚真认为,当前的药食同源理论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梳理,需要更深入、细致、严谨地去整理、论证。同时他建议,对中药进行有毒、无毒分类管理,以完善药食同源的项目。
|